参考消息网5月22日报道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5月18日报道,在陪人到医院看病的工作中,张珍(音)掌握了一些窍门。她说,不要过多打听人家的病情,要准备好轮椅,带着零食,“多看积极的一面”。
报道称,这个44岁的北京人从事着一种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职业。她是“陪诊师”,也就是受雇陪伴患者接受医事服务的人,其中包括普通看病和化疗。在这个国家,陪诊是最新的租赁服务。
陪诊师往往代替了因为住得太远或者不能请假而无法带年迈父母去看病的成年子女。张珍说,这份工作对体力和精力的要求都很高。她经常早晨5点半起床,由于经常要长时间站立,膝盖和脚有时会很疼。
她说:“陪诊师其实就是这些人的临时子女。你可能比他们的亲生子女更想让他们感到舒适和安全。”
据报道,陪诊师从上个十年的中期开始在中国的医院里出现,他们在新冠疫情期间开始大受欢迎。无法带父母去医院看病的居民求助于亲朋好友,最后求助于互联网,而陪诊服务正是从网上开始走红的。
报道称,这项服务也反映了中国最紧迫的一些社会和人口问题。随着中国老龄人口增加,他们的医疗需求也在增加,然而他们的子女却少了,住得也远了,年轻人往往会在全国各地寻找工作机会。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数以百万计的老龄居民几乎得不到亲人的照顾。
香港中文大学的人口学家同钰莹说:“尽管中国仍然重视代际照料,但由于这种迁移而变得非常困难。随着独生子女政策一代的父母和祖父母步入老龄,这(陪诊师)将是应对中国老龄化问题的一个新兴行业。”
据报道,《人民日报》去年一篇报道显示,在淘宝和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提供陪诊服务的商家超过500家。
去医院看病是许多中国公民生活中的固定内容。不过,北京等大城市的医院以人满为患而著称。看病动辄就要耗上一整天,要在偌大的医院里排队和跑来跑去,做检查和缴费——这是一个迷宫般的系统,每一步都是个漫长的过程。
27岁的姜江(音)是杭州人,全职从事这种工作,最近还组织了约20名医学生担任陪诊师。她说:“如果我们陪诊,本来要花上一天时间的看病过程,现在大概半天就能看完了。”他们每个月帮助300人左右,工作包括推荐医院科室和解释医生的诊断。
报道称,然而,围绕这一新兴行业,仍然存在一些保留态度。医生对有偿陪诊的观念并不总是很熟悉。而在某些情况下,子女不希望父母知道陪诊师是领取报酬来陪伴他们的。
但陪诊师和专家都认为这个职业终将得到接受。这种情况可能已经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