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获患者信任
医者之路向来不易,现任小榄镇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的张丽一路走来感触良多。她总说,医者父母心,对待病人要像对待亲人一样,要理解他们、关心他们。
“我母亲也是一位长期需到医院求诊的病人,但每当母亲看病时,老家的医生总是一副冰冷的表情,问十句也不搭理一句。当她得知我要读医时,第一句话就告诫我,要好好对待病人。如果少了对病人的细心呵护,一切的医疗技术就微乎其微了。”张丽如是说。
呼吸内科曾住着一位80多岁的老人,由于疾病缠身,老人的脾气变得孤僻暴躁,甚至连家属也难与他沟通。得知情况后,张丽每天都抽时间到老人病房与他聊天。“最初老人也是不理不睬,但由于我是医生,有些医嘱他还是要依从的,从病情入手渐渐才打开话匣子。”张丽回忆道。
有一天,老人又因病痛发脾气,无论怎样都不肯吃饭。听闻老人的情况后,张丽放下了手头上的事情,来到老人病房。“阿伯,你不吃东西,那些药是没有效果的。”张丽像哄小孩一样耐心地疏导。经过软磨硬泡,老人终于愿意吃饭,张丽一口一口亲自喂他。
“将心比心”是张丽在采访时提得最多的一个词,而她也以此为准则开展医疗工作。2013年,刚升任科室负责人的张丽便要求医务人员在向患者以及家属了解病情和讲述患者情况时,尽量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病人的一举一动也要了如指掌。医护人员在对细节的捕捉描绘中更加真实地体会患者的感受,由此实现了医学人文关怀与技术服务结合,让医学人文有了“临床路径”,真正落地生根。
20年行医无医患纠纷
病人形形色色,每每坐诊时遇到的病人情绪也不相同。有的病人对治病表现急迫,有的小心谨慎地询问沟通,也有的是不放心反复追问病情与用药。不管遇到哪种情况,张丽都是不急不恼,始终设身处地,耐心细致地向每一位病人做解释和沟通。
其实,张丽每天的工作量特别大,她除了出专家门诊、病房查房外,还要做支气管镜介入手术,常常是一天忙12个小时,甚至连吃饭都是草草了事。“由于丈夫也是医生,以前俩人都值夜班的时候,儿子甚至要在医院睡。”张丽主任坦言。
即便如此,张丽依然坚持给每一位病人亲自做术前检查和心理辅导。正是因为她心里把病人看得很重,才让病人觉得把自己交给她非常放心,而在她2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也没出现过医疗纠纷。
除了医德高尚,张丽在学科建设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贡献。建立哮喘之家、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俱乐部,筹建睡眠中心,拓展肺功能室的使用范畴……在人才培养方面,科室也内引外联积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在小榄人民医院13年,呼吸内科在张丽的带领下,逐步从一个新分出的科室跃居为在全市乃至全省技术、治疗水平都较具口碑。
以哮喘之家和COPD俱乐部为例,自去年8月两个项目建立以来,市内已有2000多人次受惠。两个项目主要针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每月开展一次健康管理干预活动。活动的内容涵盖对重点人群筛查、病人治疗管理以及康复后的跟踪管理等。同时,张丽还带领科室团队深入社区普及各种呼吸疾病的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张丽透露,今年医院还会以呼吸内科牵头,与多学科联动,建立更庞大、更完善的睡眠中心,以帮助更多受睡眠疾病困扰的病人摆脱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