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此特别提醒,抽动症的挤眉、眨眼、甩腿、歪嘴、发怪声等症状很容易被家长当成孩子调皮而忽视,或是辗转其他科室而延误治疗。
( 网络资料图片)
不是调皮,是肌肉不自主抽动
接诊可儿的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吴芳。她告诉记者,可儿是从眼科转过来的。“宝宝眼睛很大,有神,但经常眨眼睛,家长第一个反应肯定是眼睛问题。”不过抽动症比较特殊,从各类检查上看是没有器质性病变的,且很多非儿科医生对其也不了解,容易误诊。
抽动症和孩子调皮究竟如何区别呢?“频繁、有一定节律性。”吴芳说,这是抽动症和多动症还有调皮最大的区别。
大家都有过“跳眼皮”的经历吧,抽动症就表现为某些或多个部位肌肉的持续抽动。当然,不仅是眼睛,身体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出现抽动。发生在眼部肌肉就表现为眨眼、挤眉,腿部就是甩腿,嘴部就是歪嘴,喉部就是发怪声等等。
长期患儿常伴有心理疾病
千万不要认为抽动症只是小事,抽动症不仅可能伤害他人,长期患病还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类孩子常伴有情绪障碍、学习困难等。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群体,频繁的不自主抽动会让孩子脱离群体,甚至被同学、小伙伴模仿、嘲笑,导致自尊心严重受伤,进而影响孩子的人生。
看眼科、神经科?No,中药治疗效果好
有些家长可能要问了,既然没有器质性病变,难道不可以通过自我意识控制纠正吗?
“非常难!”吴芳说,不排除一些患儿能够自愈,但更大的可能是症状得不到有效控制而病情继续发展。
有些患儿一开始是眨眼睛,被忽视了,然后发展到耸肩、甩腿,动作幅度越来越大;有些患者则逐渐表现为不典型症状。“曾接诊过一位20多岁的女生,外表看不出任何异常,但她会时不时发出‘呃呃’之类的怪叫声,短时接触还以为是咽部不适所致,实际上也是抽动症的一种表现。”
没有器质性病变,换句话说,就是病因不明,难以系统化治疗。
大多数患儿可能在神经科就诊,用一些精神类药物控制症状。但很多家长会担心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产生依赖性,并造成肝肾功能损伤。吴主任说,其实多发性抽动症完全可以用中药治疗,不仅效果好,大多患儿经1—3个月可以治愈。而且相对来说,副作用会少很多。